close


此篇文章為 張伯夷 老師於民國94年撰寫出版之太極拳經釋義一書內文中一段,後被大陸知名網站太極網引用登載,現刊載網站原文與大家分享!


 觀師訣    作者:張伯夷   


    自古先賢有所謂「觀師訣」,即「觀師默相」。意為從師習武,雖老師傳你習武要領,但你在從師首日起,必隨時留意觀察「觀師默相」,反復注意老師身背言行等,並從其身影體會太極味覺。如老師練「攬雀尾」,你就在其身後練「攬雀尾」,老師怎麼練,你就怎麼練。初期學其形式,進而學其神采,師範老師之味道,時日一久,老師動作神韻烙入腦裏,深植大腦中。某日老師離開了,你擺起架子演練套路,一想起老師就有了「老師味」,舉手投足之規矩準繩,自會如影隨形,練出功夫。


今日多數教練身腰不靈,單重不清,虛實不明,憑著「好為人師」之想法,使傳承弟子拳無拳形,跑了許多冤枉路。許多人走架以手為主動,腰為被動,一套拳架打得「手來腳去不見腰」。而此處作者表達「觀師訣」之目的,其實在向讀者說明,自古為人師表者,其拳架均有其「可看性」,如能細心觀看,必能對你有所幫助。


字義:猴頭為第二主宰。


「猴頭」又稱「百會」,為道家所言之「上丹田」。拳經所言:「虛領頂勁」,將頭部上頂直豎,能提挈一身之精神。頭頸端正,則身形自然不偏不倚。而其功用如陳鑫所言:「頭為六陽之首,周身之主,五官百骸,莫不以此為向背」。以頭容正直,凝神於外,使走架中正安舒,不離中土,故稱「猴頭」為第二主宰。然而人之頭項為向陽之首,屬天地人三才中純陽之位,故頭勁上頂,能提振一身之陽氣,使人精神奕奕。


【論述】


近代太極名家吳圖南與熊養和,均將「猴頭」稱之為「喉頭」,熊養和更在其所著《太極拳釋義》說道;「喉頭在喉間氣管之上端,上通咽頭……居於頸項之間,與虛領頂勁有連貫之關係」。熊養和表示「喉頭」頂懸領虛,「喉頭」內收方能中正安舒,呼吸便能順暢,周身受其領導,則前後左右無不輕鬆活潑。作者認為不管是猴頭之「百會」,或是頸項之「喉頭」,其目的均要求走架時,虛領頂勁,中正安舒,兩者只是在字義上敍述不同。


前太極拳學術研究會(今之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前身)創會會長韓振聲曾言,走架除遵守楊澄甫之「練拳十要」外,尚須注意三點,一是喉頭有准,即喉頭勿拋。二是腰有主,主宰於腰。三是足有根,氣勁俱穩紮于湧泉穴。從此可知,「喉頭」勿拋是走架時中正安舒之重要依據。拳經記載「猴頭」之說有:「周身大用論」中之「三要猴頭永不拋,問盡天下眾英雄」。「猴頭」之說,「周身大用論」認為喉頭不能向外拋出(下顎微收),就算是問盡天下眾多英雄,其道理也是一樣。


字義:地心為第三之主宰。


「地心」原指「湧泉」,但此處之「地心」,應視為「心地」,方為貼切。心地堅毅,心地有恆,正是習武成功之要訣,故「心地為第三之主宰」之說正指其意。


【論述】


「地心為第三之主宰」與「足掌為第三之賓輔」如將「地心」稱為接地之足掌,如從字意而看,二者意義相同,惟獨區別在「主宰」及「賓輔」之別,此處之誤,有可能為手抄錯誤所致。故應將「地心」與「足掌」做一區隔,以分正輔。民初楊澄甫弟子于化行手著《武當真傳太極拳全書》將「地心為第三之主宰」,改為「心地」,其在批註曾言:「心地-道德之根於心,猶農產物之出於地」,於化行將「心地」視為第三主宰,乃是對武德規範之強調與認同。於化行「心地」之說,民國三十二年(1943年)陳炎林著之《太極拳刀劍杆散手合編》認同其意,並節錄在書末「附錄」。民國三十八年(1949年)隨軍來台落腳宜蘭之太極拳名家熊養和著之《太極拳釋譯》也將「地心」稱以「心地第三之主宰」。熊養和在書中解釋技藝之優劣,均系於「心地」。「心地」能堅定篤實,學業方能望其有成,故有恆為成功之本,「心地」為習藝之主宰。到底是「地心」或「心地」,作者偏向「心地第三之主宰」之說。


字義:丹田為第一之賓輔


「丹田」在經絡學稱之為「關元」,位在臍下三寸,為道家養氣之所。丹田位置古今略有出入,有人稱臍下一寸五分之「氣海」為丹田。近代太極拳界均視氣海至關元,乃至關元至中極(臍下四寸)之區域為丹田之處。丹田為人體「真元」貯存處,為氣海凝聚之重地,亦是男子精囊及女子產門所在。


【論述】


古人將「丹田」視為人體生產長生不老之藥丹田地,故丹田一詞沿用至今。太極走架氣沉丹田,是一種體會氣行之自我感覺,以動作之含胸拔背引導氣行,藉此集中意念,蓄勁以養氣。初學先意守丹田,後再以含胸拔背,以身帶臂,交叉感應氣之運行,進而體會氣行之樂。自古道家人士以練丹田之氣,來養身健體,故所謂:「氣氣歸臍,壽與天齊」之說。


此外其他拳經對「丹田」之記載有清朝王宗嶽著「十三勢行功歌訣」中之「刻刻留心在腰間,腹內松淨氣騰然」。王宗嶽著之歌訣要後人刻刻留心腰間之轉變,並使腹部松凈,使氣能轉化行走。陳長興著之「用武要言」戰鬥篇,其言:「頭須仰起,胸須現起,腰須豎起,丹田須運起,自頂至足,一氣相貫」。陳長興精闢的說出發勁時「丹田須運起」,自頂至足,一氣相貫(注1)。該篇「用武要言」中「丹田須運起」清楚表達發勁時丹田須配合身軀之轉動。武禹襄著之「十三勢行功要訣」中說到:「精神能提得起,則無遲重之慮,所謂「腹內松凈氣騰然」」,武禹襄師承王宗嶽看法,均認為「腹內松凈氣騰然」。武禹襄在其著「太極拳論要解」,更明白提到:「腹松,氣斂入骨」。武禹襄認為腹部松凈,方能氣斂入骨,行於四肢骨節。武禹襄的「腹松,氣斂入骨」,較之王宗嶽「腹內松凈氣騰然」,更為明確的表達腹松可「氣斂入骨」。而王宗嶽則以「氣騰然」表示,腹松後丹田之氣將騰然,而「騰然」二字可解釋為轉化或啟動。不管是王宗嶽之「腹內松凈氣騰然」或武禹襄之「腹松,氣斂入骨」,二者皆偏向以氣轉化能量。


清乾隆舊鈔本七言四句六首之「太極拳經歌訣」其三所言:「拿住丹田練內功,哼哈二氣妙無窮」,舊鈔本「太極拳經歌訣」以:「拿住丹田練內功,哼哈二氣妙無窮」,說明以發「哼哈二氣」配合「丹田」之收縮來發勁。此觀點較之王宗嶽之「腹內松凈氣騰然」或武禹襄之「腹松,氣斂入骨」,更明白點出「丹田」除可練內功,更可配合「哼哈二氣」來發勁。目前在太極傳承上,多數人皆尊循拳經「氣沉丹田」做為行拳走架之要求,但甚少有名家提及「哼哈二氣」來養丹田,為何如此?


至於丹田如何養?現今流傳大陸之「武當純陽拳」第三十二代傳人汪兆輝傳承之「武當不老青松功」簡稱「武當不老功」,其功法即以陰陽之理,配合「哼氣」呼吸及「震腳」,來進行丹田之鍛煉。其第一式「陰陽交泰護神丹」,第二式「八卦圈中命門長」,第三式「採集坤陰健太陽」,第四式「兩宮朝陽神甯康」,第五式「漁公搖櫓壯兩腰」等。均是丹田擠壓收縮之哼氣方式,來濡養腰部命門等。


 


引用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kuoshu-myblog/article?mid=6946&next=6939&l=f&fid=111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