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原出自張伯夷老師於民國94年出版之「太極拳經釋義」,後經大陸徐健先生「太極人生BLOG」摘錄部份精華上網,獲得了「楊澄甫式太極拳」,「太極拳與國學」,「江湖圈」,「北京雨桐瑜珈」,「道德聯合會」,「中國瑜珈教練培訓」等網站,加為精彩博文,分享於網路世界讀者!


 


 


十三勢行功歌訣概論---張伯夷 (2008-11-30 04:44:17)












十三勢行功歌訣為清王宗岳所著,相傳王宗岳著之太極拳經共有四篇,除十三勢行功歌訣外,尚有太極拳論、太極拳釋名及打手歌。民初中央國術館唐豪考證陳家溝後,推翻此一說法,認為此乃王宗岳根據前人所著潤改而來。後楊氏名家顧留馨,在引言修定為王宗岳修訂,本文以前人所言為主。


 十三勢行功歌訣釋義字義:十三總勢莫輕視,命意源頭在腰隙。十三總勢莫輕視之「十三勢」,指「掤、捋、擠、按、採、挒、肘、靠」八個手法及「進、退、顧、盼、中定」五個步法。命意源頭在腰隙之「命意」,指思維。「腰隙」之「隙」,指地方或部位。全句之意為太極這十三總勢,決不可輕視或是等閒視之,因為他的源頭在腰間這個部位。


【論述】其實八門五法決不可輕視它,它的精華之處在腰際,因為太極拳的起始動作在腰,其他的手部動作則隨腰之轉動而動。醫書《內經》有言:「腰為腎之府,旋轉不能,腎將憊矣」。腎主骨,主人體之精門機能,久練腰腎,必能強筋健骨,增進骨質密度,故勤練太極拳對腎臟之保健有一定之功效。若腰部活動不能,則腎必疲憊,人必體衰垂危。晚清武禹襄著之「太極拳論要解」曾言:「氣如車輪,腰如車軸」,其意為氣如車輪,循環不息,腰如車軸,帶動身臂之轉動。武禹襄以內練「氣」,外操「腰」,以輪軸說明腰之重要性。武禹襄弟子李玉畬著之「五字訣」,秉武禹襄思維,談到:「勁起於腳根,主於腰間,形於手指,發於脊骨」。李玉畬認為發勁之根源在腳跟,但重點在腰間。另李玉畬著之「走架打手行功要言」提到:「勁起於腳根,變換在腿,含蓄在胸,運動在兩肩,主宰於腰」。

 李玉畬以勁之走向,強調腰部之重要性,而其思維從上述來看,有傳承武禹襄之心得也。字義:變換虛實須留意,氣遍身軀不少滯。變換虛實須留意之「變」,指轉換。變換虛實之「虛實」,指四肢脊背之虛實。氣遍身軀不少滯之「遍」,指佈滿各處之意,「不少滯」之「少」,李玉畬以「不稍滯」行文,徐震、楊澄甫及陳微明均以「不少滯」維持與王宗岳看法。「不少滯」之「滯」,指停止或停留之意。全句之意為太極走架時,要注意虛實之轉換,全身肢節必須在屈伸開合中,留意虛實的轉換。走架時要以意導氣,使氣流遍軀體四肢百骸,不可將氣停滯於一點。

【論述】其實練習太極拳要注意左右兩隻腳的虛實互換,一般練拳常處在左重則右虛或者右重則左虛之狀態。太極拳雙腳重心之轉換,正是虛實之轉換。除腿胯虛實互換外,手足虛實之轉換更為重要,如左顧右盼之手腿虛實轉換。雙掌抱球轉體跨弧落步之虛實轉換,手足須在腰胯之帶動下交叉轉換完成動作,是進入虛實必修之課程。


 總之,一步步確實而又明白的完成手腿之虛實互轉,實有助於鬆腰落胯功夫之精進,其重點一如拳家所言之:「雙重行不通,單重便成功」。練拳時功體鬆沉,以意導氣,讓氣隨著動作之運行,流動在身體各處。如掤時陰陽合抱,將氣沉於丹田,同時以意念「內視丹田」。前腳向前跨步,前手往前盪行於胸前之掤式過程中,以意念將氣從丹田處,經檀中穴、肩井穴、肘節而引導於掌心,是為氣行身軀之意。請注意!帶意念將氣從丹田上傳,一定要從「內視丹田」確實做起。切記﹗不可將意念停滯於一點,以阻礙氣之行進。歷來拳經對「氣」之走向多有記載,如「氣沉丹田」、「收斂入骨」等,而至於「氣遍身軀」等,均是諸多名家窮其一生苦練之重點項目。


 王宗岳「氣遍身軀」之說列入「十三勢行功歌訣」後,繼之武禹襄持其志,在其著「十三勢行功要解」支持「氣遍身軀」之說,其言一:「以心行氣,務令沉著,乃能收斂入骨」,再言二:「行氣如九曲珠,無微不到,『所謂氣遍身軀不稍滯』也」。再言三:「以氣運身,務順遂,乃能便利從心」。武禹襄著之「太極拳解」對氣看法尚有:「動牽往來氣貼背」,再言一:「全身意在蓄神,不在氣,在氣則滯」。再言二:「氣如車輪、腰如車軸」。武禹襄對行氣之說,主張氣沉丹田、收斂入骨、氣貼背及氣遍身軀。而其動作上要求,一如其著「十三勢說略」所言:「猶須貫串一氣,不外起、承、轉、合。始為意動,既為勁動,轉接要一線串起」。


 武禹襄對認為行氣過程在於起(起動)、承(承接)、轉(轉動)及合(組合)之鍛練,初期以意動相結合,繼之以勁動相接合,最後以意導勁,周身一體,像一條線般一體串起。武禹襄之後,李玉畬箸「五字訣」對氣之解釋為「氣如車輪,周身相隨」,又言:「務使氣斂入脊骨,呼吸通靈,周身罔間」。李玉畬認為氣像車輪一般,周身相隨。氣要收斂入脊骨,要呼吸靈活,以意運氣,周身無所間斷。李玉畬之後,楊澄甫主張「氣沉丹田」及「氣行四肢」。另楊氏傳鈔老譜「太極平準腰頂解」說:「心令氣旗使,自然隨我便」,楊氏傳鈔老譜認為以心行氣,自然隨我便。總結之,走架調息以鼻呼吸最佳,處處留意自己氣息的出入,並做到「吐惟細細,納惟綿綿」的境界。對「走架開合」之「由合至開」時,氣之掌控要以意念「內視丹田」,感應丹田之氣由胸中進入肢節末稍,此為「意念內視」。確實感應氣由丹田經由胸中,進入四肢百節。走架「由開入合」時,應認真感應胸中之氣或肢節之氣,有向丹田行走歸元或擠壓之意。切記!意念導引一切,精確的「走架開合」行氣調息後,漸漸可以感覺丹田部位有支撐及溫熱的感覺。此種情形乃是丹田機能旺盛,引導氣體下行之原故。


 此外行氣須注意兩方面,一是心息相依,使氣行勻暢,氣沉丹田。二是開合調節,使氣行細勻緩慢。字義:靜中觸動動猶靜,因敵變化示神奇。靜中觸動動猶靜之「觸」,指觸動,引喻為蘊藏著之意。因敵變化示神奇之「因」,動詞指依靠之意。全句之意為太極雖以靜為主,但它蘊藏著動中求靜的能量,當它對敵時,它蘊藏的能量,隨著敵對的變化而將表現出神奇的力量。


 【論述】太極拳動作具備有「鬆」、「慢」、「勻」之特點,使動作呈現靜之因素與動之美感。靜之動作如行雲流水,幽谷流澗,不失其靜之本質。然因動作並未停止,故靜中隱藏著動之能量。仿如靜止之火山,外觀靜穆沉寂,內部卻運轉不停,蘊藏著「掀天覆地」之巨大能量。當在觸動後,崩炸之能銳不可擋,傷人於寸步間,故稱為「靜中觸動動猶靜」也。太極拳高明之處在於應敵時,隨著對方之來勢,技巧的以剛柔虛實之轉換,走化對手之拳勁。進而將對手殘餘之力氣與能量,融入己身,並回報予對手身上,此亦所謂:「 四兩 撥千金」。雖然太極拳一招一式均有內勁之要求,但惟有對鬆柔有深刻之體會下練習,方能顯示出它的神奇之處。字義:勢勢存心揆用意,得來不覺費功夫。勢勢存心揆用意之「勢勢」,指一招一式,揆用意之「揆」,指審度之意。全句之意為日常練習太極拳,要一招一式明白它的功用及練習之方法,如此方能功夫上身。本句意在告誡我們勢勢要用心,經日積月累,功夫自然會有所突破。此句話並符合武諺所言:「練拳要認真,功夫必上身」之道理。


 【論述】晚清李玉畬著之「虛實圖解」曾言:「虛實即是開合,走架打手,著著留心」,李玉畬認為「虛實」其實是「開合」,是軀體四肢屈伸之過程。不論是走架打拳,或是推手走化均需處處用心。筆者認為體會身臂腿之虛實走架,是勢勢存心之首要條件,尤其雙人推手走化,須將意念放在對方身上,以體會對方之虛實過程,如此久練將愈練愈精,功夫必然會上身也。字義:刻刻留心在腰間,腹內鬆淨氣騰然。刻刻留心在腰間之「刻刻」,指時時之意,「留心」指用心。腹內鬆淨氣騰然之「鬆淨」,指丹田之氣無所阻滯,氣騰然之「騰」,指氣動,氣騰然之「然」,指燃也。


 全句之意為走架須處處體會腰部之轉折,處處以腰帶動臂膀。如能鬆腰則丹田之氣,必能隨心所欲騰然運用。至於練習的要領,均需要以腰為練習重點。


 【論述】太極以腰為主宰,如拳經所言:「腰為車軸」、「腰為纛」。每一招均需留意腰的主導意義及動作要領,使身軀與四肢能相互貫串,則內勁必能在虛實轉換間,得到適度之鍛煉。先賢以武諺:「中節不明,渾身是空」來形容腰之重要。先賢將人體分為三節,上節為頭頸,中節為軀幹,以腰為主,下節為腿足。「中節不明」乃腰桿不活,不活即呆滯,身軀腰桿不靈活,則上下不能協調運轉,自然影響腰部之腰勁扭轉之功。另外胸腹的鬆淨,有助於意念之引導,將內氣導入丹田。而氣入丹田後,腹內丹田必會有真氣蒸騰之溫熱感覺。


 


王宗岳之「刻刻留心在腰間」,標榜太極首重腰部之轉動,腰為軀體中樞,發勁之中繼站。鬆腰能使腹內丹田鬆凈,有助於出聲發勁。「太極拳經歌訣」曾言:「拿住丹田練內功,哼哈二氣妙無窮」,丹田為道家養身練功之處,以六字發音「吃、呵、呼、噓、吹、嘻」導氣養丹。道家之導氣發音練功,與武術家演武發聲各有巧妙之處。武術家常以聲助氣,以聲助勢,以聲助力,為拳術增添特色。


 太極先賢簡化發聲為「哼哈」二音,發聲可疏發內氣,助於發勁。且可使對手驚慌忘藝,進退失據。相傳楊班侯與楊少侯,與人比手,哼哈二氣間,即分輸贏。另楊澄甫向上發勁打人上屋頂,以發「哼聲」。向下發勁打人與地,發「哈聲」。發遠直撞門牆,發「咳聲」。「發聲」乃是瞬間氣沉丹田產生能量,向下壓縮產生爆發力,藉由發聲將全身之勁,發射而出。當然功高者,可藉意識收縮腹內丹田,產生跳動。如碰對手拳擊腹部,可鼓氣防禦。功高者更進一步將對手來勁,引進落空,以丹田瞬間鼓氣合送對手餘勁,使對手觸手即彈。字義:尾閭中正神貫頂,滿身輕利頂頭懸。尾閭中正神貫頂之「尾閭」,指腰椎骨末端「股溝處」。尾閭中正之「中正」,指臀部要垂直,不可凸臀。神貫頂之「神」,指精神意識,亦可解釋為人之精氣。神貫頂之「貫」,指連接。神貫頂之「頂」,指頭頂。滿身輕利頂頭懸之「滿身」,指全身,輕利之「利」,指靈活,頂頭懸之「懸」,指掛於空中之意。全句之意為演練走架,身軀要立身中正,使精神能量上行頭部。尾閭中正便於重心下沉,全身將可輕靈圓活,頭部像似懸於空中一般。


 【論述】再言督脈長強穴在尾閭處,屬絡穴,可走任脈,連結氣血活絡筋骨。形體上「尾閭」如人之「舵」,身欲轉向何處,尾閭則轉向何方。民初太極名家向剴然曾言:「無論練拳與推手,皆須注意尾閭與脊樑,所有動作皆發源於此。脊樑須中正,不偏不倚,因動作從尾閭發端,方足以令身體運動四肢」。向剴然視尾閭為腰部動作發源處之觀念,雖非創新,然其他專家之見解,仍有細細品嚐之處。如民初郝為真嫡孫郝少如曾言:「尾閭中正須兩股有力,臀部前收,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,所謂尾閭中正即脊骨根向前也」,邵少如師承其父郝月如,邵少如認為尾閭中正在於「臀部前收」,意為脊骨根向前也,即是走架不可駝背之意。上述簡言歸結,脊椎正身,須尾閭及頭頸之垂直成線,功架近於完美的步驟之一,亦所謂之「中正」。


 尾閭的正身及頸項的微微上頂,以虛領頂勁將頸部向上伸引。其義意將意念行於頭頂百會穴,以開天門之方式,吸收天地之精氣,使神貫於頂。此虛領頂勁之神態與形意拳之「式式有熊樣」,有異曲同功之妙。功體中正週身必可鬆展,動作輕靈,邁步平穩,然其條件在於頭頂懸於空中之「神貫頂」,使頭部有向上提吊之意,使軀體近於中正也。字義:仔細留心向推求,屈伸開闔聽自由。仔細留心向推求之「留心」,指用心。「推求」,是「推理求取」之意。屈伸開闔聽自由之「屈伸」,指手、身、腿之伸展。開闔之「開」,指為伸。開闔之「闔」,指為屈。聽自由之「自由」,指隨心所欲。全句之意為從拳架的運行走架中,細心琢磨它的攻防理念,勢勢體會它的轉折之處。進而運用在推手範疇中,以「推理求取」之技藝,以捨己從人之精神,不丟不頂之沾連貼隨手法,隨著並掌握對方軀體之屈伸開闔,以「聽勁」做出適當之反制動作。


 


【論述】陳鑫生前曾言:「每日細玩太極圖,一開一合在吾身」,又說:「一開一合陰陽備,四體殷勤骨節張」。陳鑫講述他每日練太極,以一開一合之陰陽互用,伸展自己的軀體。字意中之「四體殷勤骨節張」之「四體」,指四肢手足也。陳鑫對如何練至「屈伸開闔聽自由」,也做了說明,他說:「往來屈伸,如風吹楊柳」,他認為練至屈伸自由,應像河邊楊柳樹般飄蕩,搖曳生風。


 此外「仔細留心」正是現代習武者虛心求教之最佳寫照,先賢曾言:「千里求師,萬里求藝」,能「仔細留心」那怕是千萬里之遠,在「向推求」之勇氣趨使下,必定是全力以赴,以求師求藝,不屈不撓之精神,苦練自己,進而成就自己。作者在宜蘭羅東有位好朋友,名叫李春生(註1),專精太極與八卦掌,民國六十一年(1972年)他敬佩唐手道宗師洪懿祥之武功,特別在每週六下午從羅東搭火車到台北永樂國小,洪懿祥住處習武,直至週日晚間方搭火車返回羅東,多年來不改其志。之後洪懿祥每年應聘至日本授武時,必喚李春生隨行當助教。而李春生精湛之武術,亦獲日本空手道協會尊崇,頒授「黑帶五段」段位。


 (註1)李春生:台灣宜蘭縣人,生於民國二十七年(1938年),世居宜蘭羅東。自幼雙親死於戰火,十歲從員警謝世挺習武,後經謝世挺引進拜湖北省名家宋少雄門下。數年後參賽「第二十五屆省運會」,囊獲拳術冠軍名揚蘭陽。之後再拜唐手道宗師洪懿祥為師。藝成後,多次隨師赴日授武,並獲「全日本空手道連盟」頒授五段證書。民國八十七年(1998年),李春生為緬懷洪懿祥赴日授拳二十週年紀念,率門生等出訪「日本沖繩縣剛柔流空手道協會」,受到會長宮里榮一熱情接待。並在該會「第50回縣民大會空手道競技」開幕典禮,做一小時表演。期嫡傳弟子有黃石木、林金城、林錫龍、洪德育、黃文泉、簡永昌等人。字義:入門引路須口授,功夫無息法自修。入門引路須口授之「入門」,指進入武術之門。須口授之「口授」,指傳承心法。功夫無息法自修之「無息」,指學習過程不能鬆懈或休息,法自修之「法」,指技擊之法。全句之意為進入太極功法之領域,需要師父之口授心傳,方能更上層樓。功夫浩翰無邊,惟有精練自強,方能進入高手之林。


 【論述】古代拳家以拜師習藝,為口授心傳之入門途徑。拳家以:「苦練三年,不如明師之一席話」之訓誨,告誡從師習武須在明師之指導下,方能更上層樓。從師習武貴在師父之入門引路,路子對了自然水到渠成,縮短習武歲月。但是習武「尊藝必先尊師」之觀念,乃是從師習武必須具備的良好品性。楊氏傳鈔老譜「太極平準腰頂解」說:「口授須秘傳,開門見中天」,楊氏傳鈔老譜認為「得寶忘師」之人,大有人在,故「口授」須「秘傳」,以防止武術心法落於匪人之手。當然習武者之習武熱忱及謙虛態度,常會有意想不到之收穫,尤其在「千里求師,萬里求藝」之精神意志下,習武成就常凌越一般人。尋師訪友也是先賢精進武功之方法,陳鑫對此觀念持肯定態度。其著「自當從良師,又宜訪高朋」,鼓勵後學「尋師訪友」,但必須要「處處循規矩」,方能在武功上「一線啟靈明」。(張伯夷老師也是如此觀念


 


當然陳鑫(品三),對學拳過程及態度,也有其引人深思的看法,他曾言:「學太極拳先學讀書,書理明白,學拳自然容易」。陳鑫認為書本為諸藝之母,書中道理明白,則學拳更為容易,更能加速對拳藝的造詣。陳鑫對尊師重道也有較令人印象深刻的看法,他認為:「學太極拳不可不敬,不敬則外慢師友,內慢身體,心不斂束,如何能學藝」。他認為學太極拳的人,對拳架不僅要心存敬意,不可隨意亂練一通,同時舉止禮貌,亦不可外慢師友。因為會外慢師友者,也必定會內慢身體,如此心性不良之人,怎麼可以習藝呢。陳鑫的看法語意貼切,頗引人深思。但習武者要練至階及神明之境,尚須個人之努力精進。字義:若言體用何為準,意氣君來骨肉臣。若是要問功體及技擊之道,以何者為準?


 其實「體」指自己之形體,屬自身潛藏之功架。「用」者為拳架應對變化之技術,屬從人之法。「體用」簡單言之,乃「捨己從人」之法。在實質上,拳架以意導氣,是較高階段之鍛煉之法。意在身前,以氣為「君」,從氣入體。功體形於筋骨,為「臣」。用於應對之法,為用也。如以功體動作而言,功體鬆沉為「體」,以柔勝剛為「用」。功體輕靈為「體」,走而化之為「用」。亦可視為內靜為「體」,外動為「用」。字義:詳推用意終何在,益壽延年不老春。上述詳細的推理解說,其目的在何處?它敘述著太極拳之練習要領及延年益壽的功能,強健體魄之良方。


 【論述】今之太極廣為天下人喜愛,陳、楊、孫、吳、武氏各家太極先賢推動及改良太極之努力,其功不可沒。其中最著者首推楊氏先賢。民國初年,楊家為普及太極之推展,曾將太極拳藝做了重大改革。其中楊澄甫應聘至上海時,曾將略為快速的拳做了修正,並依個人需求分授快拳及慢拳,但由於快拳與慢拳速度及要領均不同,因此楊澄甫在拳架上做了修正及調整。因此傳聞楊家太極有快拳及慢拳之說,正源於此。之後楊澄甫發現慢架太極拳更勝於快架太極拳,且受大眾歡迎,更適合大多數人演練。於是他制定了「練拳十要」,即虛領頂勁、含胸拔背、鬆腰、分虛實、沉肩墜肘、用意不用力、上下相隨、內外相合、相連不斷、動中求靜等,來告訴後輩習練太極拳之動作要領。而其拳架要領,已由昔日練功為首要,走向指導國民健身運動之優秀拳種。


 楊澄甫更在民國二十年(1931年)在其手著《太極拳使用法》原序中講述他憂國心境,其言:「然則救國之道,自當以救弱為急務,舍此不圖,…………復囑陳生微明,以余口授,刊為一書,歷十餘年,而太極拳之風行,自河南北乃至江左右,甚且粵水之濱,習之者亦大有其人矣」。當代台灣地區太極之發展,首推五絕老人鄭曼青為著。鄭曼青來台定居台北後,隨即假台北中山堂薪傳太極,之後太極運動如雨後春筍般風行寶島。


 鄭曼青並以手書《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》為教材,提昇學員素質。並以一生習太極心得,告誡後人。他以:「吞天之氣,接地之力,壽人以柔」十二字詮釋他一生之心得,十二字真言亦指「天地人」三才。首句「吞天之氣」,意為神貫於頂,如能得天之氣,則氣有率血下行之能。若人體氣旺,則血行必旺能濡養筋骨。中句「接地之力」,意指大地之力有承載力,能接通人體軀幹。故善用蹬地之力,發勁妙用無窮。後句「壽人以柔」,意為腰鬆是為柔之表現,腰能柔則腎氣飽滿,能養骨養筋,故柔能增壽。上述楊澄甫及鄭曼青,均是以慈悲心宏揚國粹,而其功勳將永遠薪傳後代子孫。


 字義:歌兮歌兮百四十,字字真切義無遺。字字真切義無遺之「真切」,指真實也。全句之意為以上歌訣,共百四十個字,字字珠璣,語語精句,是前人練功心得之總結。字義:若不向此推求去,枉費功夫貽嘆息。後人如不遵循前人練功心得,以此要領去鍛鍊求取學問,而盲目的瞎練畫葫蘆,如此必然會走彎路,貽誤時間無所成就,徒留遺憾。然而為人師表者,更是要精益求精,多練多體會,方能更上層樓。


【論述】太極名家董英傑曾在手著「習太極拳初步」中提到:「十三勢初學期,三個月學會,一年習熟,三年練好,日後愈練愈精。但非真傳不可,太極拳不得真傳,不過身體略壯耳,拳理十年,終是糊塗,焉能知精微奧妙」。從上所言,後人如不遵循前人哲理,雖經數年練習,僅是身體略壯,倒頭來還是糊塗一場,不明功夫上身之理。


《參考文獻》


1、太極拳釋義    第五篇(太極拳歌訣) 熊養和著巨流圖書公司經銷


2、太極拳譜 清代王宗岳太極拳譜(十三勢歌)沉 壽著 大展出版社出版


3、太極拳譜與秘譜校註 太極拳論校著孟乃昌著台灣珠海出版社出版


引用
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kuoshu-myblog/article?mid=6637&l=d&fid=111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