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必等到有空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黃迺毓 師大家政研究所教授

樓上鄰居的婆婆又來了,老太太在三個兒子家輪流住,兒孫們雖孝順,她卻是哪兒也待不久,主要原因是年輕人都各忙各的事,老人家內心空虛寂寞,因此我有空就上樓陪她聊聊。

「哎!人家都說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,孩子孝敬我,什麼事都不要我做,但是我就是閒不住,沒事做使我覺得是個沒有用的人。」老太太愁容滿面,如果我是她的子孫,看了一定會很難過。

「可是,我實在不明白,您的苦惱在一般人看來實在沒什麼道理呢!」想到芸芸眾生大都為生活奔忙,多麼嚮往她這種悠閒的生活而不可得。

「如果我現在還年輕,我一定不會像以前那樣,每天只忙著工作,沒有培養一些興趣和嗜好,現在年紀大了,時間這麼多,卻不知怎麼打發,每天等天黑、等天亮,好痛苦啊!苦命人才會活得久。」

「妳年輕的時候最喜歡做什麼事?」

「我很喜歡去鄉下走走,看看自然風景,但是機會不多,忙先生、忙孩子,就是沒時間,那時常安慰自己,等孩子長大,我就比較空閒,才能放心地遊山玩水。那裡知道等我有空了,老伴卻走了,孩子又各自忙著學業事業,我自己也去不了什麼地方。有時孩子想帶我出去玩,我總覺得自己行動不靈活,給他們添太多麻煩,所以漸漸地就不出去玩了。」

老太太又感慨地說:「年輕時我很勤勞,是大家公認的好榜樣。我妹妹比較愛玩,父母常罵她,沒想到她現在反而過得比我好,自己會安排生活,活動也多得很。」

老太太一臉迷惑,想不通那時公認的「好的生活方式」,為什麼今天卻變得如此落寞?社會價值觀的轉變,到底是怎樣地影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呢?

以前人認為:「勤有功,戲無益。」認為孩子的正業就是讀書,做家事或玩耍都是浪費時間;而成人的工作就是賺錢,等錢賺足了,再安心地享受悠遊人生,所謂的「老來福」就是免除讀書和工作的「勞役」,日日吃喝玩樂。這些想法已經不符合現代生活的需要了,甚至還會使生活出現許多危機。

西方有句諺語說:「Thefamilyplaystogetherstays together。」亦即「一起玩樂的家庭不會分開」。可見除了讀書、工作之外,休閒生活也是家庭中重要的一環,如果硬將人生分成讀書、工作及休閒三個明顯的階段,各不相干的話,會使得一家人缺乏共同學習、分享感受、互相關懷的氣氛。相反地,如果讓全家老少都有分擔家務的權利,全家人也都不斷地有求知和共度休閒時光的機會,不但個人的生活會更充實,整個家庭也會更和諧,家人也更有向心力。

休閒生活的內容很多,大致可以分成四大類:

1.社交性:露營、旅行、郊遊、社團活動等。

2.體育性:游泳、打球、爬山等。

3.藝文性:學電腦、欣賞音樂、唱歌、烹調、手工藝等。

4.康樂性:看電視、電影、錄影帶、養小動物、釣魚、玩模型機具等。

全家人可以一起玩的事其實不少,這些活動的策畫人大都是家庭主婦,除了發起之外,通常她還要計畫、推動和執行,直到完成,任務真是繁重。但是,為了全家人的向心力及歡樂,雖然辛苦也是值得。

不必「等到有空」才去計畫休閒,而是要主動地在生活中安排時間,把休閒當作是必要的,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,深信「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」。

休閒活動有它積極的功能,在休閒活動中,我們可以發現並培養興趣、學習技藝、交朋友,使自己具多方面的才能,使生活更豐富,維持身心平衡發展。也許,我們該改口說「勤有功,戲有益」了吧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